玉林市厂房楼面荷载检测鉴定服务
屋面增加载荷是需要进行承载力验算常见的项目。
受检房屋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四层),一层、二层层高均为4.5m,三层层高为4.2m。该房屋建成于2012年.
受检部分位于三层(板面标高10.200)(3-10~3-12)/(A~B)轴区域,平面形式呈扇形,受检建筑面积约67.2m2。主梁跨度主要为8.4m、8.0m,次梁跨度2.4m、5.6m、4.2m。受检区域框架梁主要截面为300×800mm、300×750mm,次梁为300×700mm、250×600mm。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楼板设计厚度为120mm,板钢筋主要为冷轧带肋钢筋。
检测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受检区域3层(板面标高10.200)(3-10~3-12)/(A~B)轴原为上人屋面,现业主增设了2个10吨不锈钢成品水箱。为了解该房屋3层(板面标高10.200)该区域屋面结构使用安全状况,特委托我司对该房屋3层(板面标高10.200)(3-10~3-12)/(A~B)轴屋面进行承载力专项验算。
具体如下:
配筋检测的内容包括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含加密区间距及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基本内容。钢筋规格宜在凿开保护层后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冷扎扭钢筋宜测量其截面宽度和厚度。主筋数量可用雷达仪、钢筋探测仪探测,也可采用凿开后观测。用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检测楼板、剪力墙钢筋或梁、柱箍筋的间距。检测时,连续检测某一长度内的钢筋(箍筋)数量,并取平均间距作为代表值,检测长度不宜小于1.5m。梁、柱箍筋检测时尚应检测加密区间距及长度。保护层厚度一般在凿开后用钢尺测量,应按纵筋外表面的位置测量。
1楼面在生产使用或安装检修时,由设备、管道、运输工具及可能拆移的隔墙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考虑,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
注:
1)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包括计算次梁、主梁和基础时的楼面活荷载,可分别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确定。
2)对于一般金工车间、仪器仪表生产车间、半道体器件车间、棉纺织车间、轮胎厂准备车间和粮食加工车间,当缺乏资料时,可按本规范附录C采用。
2楼面(包括工作平台)上无设备区域的操作荷载,包括操作人员、一般工具、零星原料和成品的自重,可按均布活荷载考虑,采用2.0kN/`m^2`。生产车间的楼梯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采用,但不宜小于3.5kN/`m^2`。
3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和准值系数,应按实际情况采用;但在任何情况下,组合值和频遇值系数不应小于0.7,准值系数不应小于0.6。屋顶加层承重现场检测
调查房屋使用功能情况对该教学楼的使用功能情况进行调查,该建筑物使用功能良好,未发现渗漏、变形、裂缝或门窗损坏等情况。2.2调查基础形式、构造措施等利用现场询问、开挖、局部破坏、利用钢筋位置测定仪进行无损检测等方法对该工程的基础形式、构造措施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2)该工程原施工未设置圈梁、构造柱,2009年进行了抗震加固:在建筑物外侧增设构造柱和圈梁,内横墙楼、屋盖处增设箍筋拉杆;(3)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无拉结钢筋;(4)预制板与外墙交接处无浇筑板带。2.3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采用回弹法对该工程圈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附录B的规定对测试龄期混凝土进行强度换算。2.4砌筑用砖及砂浆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法检测砌体中烧结粘土砖砌体抗压强度,采用点荷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数据见表2.4系列(砖的检测数据表格略)。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查阅资料:调阅核查设计图;
(2)安全性计算:根据甲方提供图纸(电子图),计算3层(板面标高10.200)(3-10~3-12)/(A~B)轴屋面梁上增加2个10吨水箱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对受检建筑三期屋面3层(板面标高10.200)(3-10~3-12)/(A~B)轴区域屋面承载力的检测,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受检房屋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四层),建成于2012年,受检区域楼板位于该房屋3层(板面标高10.200)。该房屋自建设竣工以来一直正常使用,房屋结构未曾有使用功能改变的情况发生,且未有火灾结构大修等情况发生。现由于部分区域增加水箱,屋面梁的荷载发生了变化。
(2)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及业主提供的图纸等资料,对受检建筑屋面3层(板面标高10.200)(3-10~3-12)/(A~B)轴区域屋面承载力进行计算复核,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在使用中增设2个10吨水箱后,框架梁和次梁基本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
建议
(1)(3-10~3-12)/(A~B)轴区域屋面楼板在增设2个10吨水箱后,计算得出配筋基本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但没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建议定期观察屋面梁、板变形。
(2)建议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屋面载重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避免超载情况的发生。